最近,我院秦勇教授团队完成了重排型二萜生物碱vilmoraconitine的首次全合成,相关成果发表于J. Am. Chem. Soc. (2023, 145, 3903−3908, //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0318)。二萜生物碱是乌头类中药的主要药效成分,由于其生物活性显著、化学结构复杂多样等特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全合成研究小组的广泛关注。Vilmoraconitine是由谭宁华教授课题组在2008年从黄草乌(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和疼痛的传统中药)中分离得到...
天然核苷及类似物是抗病毒、抗肿瘤和抗菌药物的重要来源。目前,半数以上的抗病毒药物属于核苷类药物,二十余种核苷类药物用于抗肿瘤治疗,核苷类抗生素也有百余种。核苷及类似物具有以上多方面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医学应用价值,其快速获取已成为核苷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糖苷化反应是合成b-核苷和a-核苷的主要方法。然而,其立体选择性高度依赖于糖基供体的空间效应,在无邻基参与基团或糖环上无大位阻取代基的核苷合成中难...
螺环是一类具有刚性的特殊环结构。目前,关于手性螺环的研究几乎都集中于以碳原子为螺手性中心的手性碳螺环。硅与碳同属第IV主族、但分属第三和第二周期,因此硅是碳理想的电子等排体。基于此,相应的手性硅螺环有望具有手性碳螺环一样的重要应用价值,甚至在某些方面展现出更优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手性硅并非天然存在且合成方法有限,因此手性硅螺环的合成至今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这也导致相...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出现,各类基因改良的细菌菌株逐步开始发展与应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其毒性和免疫原性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另一方面其能够传递治疗基因、蛋白质等相关药物至病灶部位,达到治疗不同疾病的目的。此外,由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表面修饰型细菌也可作为药物传递系统应对复杂多样的疾病,如癌症、炎症和代谢紊乱等。除了直接使用活细菌作为治疗剂以外,...